[分享]《遺失在光陰之外》70年代男人和女人的精神圖騰

感性文章、文學作品、自創文章均可發表

版主: distears

shendu123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08-03-23 7:25 pm

[分享]《遺失在光陰之外》70年代男人和女人的精神圖騰

文章shendu123 » 2008-03-23 7:30 pm

《遺失在光陰之外》70年代男人和女人的精神圖騰

  一部關于女人的清明上河圖,一部與《廢都》的和解之作。
  小說以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追憶為主線,主要寫了主人公身邊走過的十個女人,寫了她們各自奇特的命運、悲情、狂野與激情。十個故事,十種人生,構成了一部女人的浮世繪:實際上代表著女人深層次的十種欲望。手法巧妙,文字飽含激情,文學性和思想性較強,具有沉重的現實意義。
  作者黃孝陽一個被賈氏的《廢都》帶上文學道路的作家寫的小說,會是一部什么樣的小說呢?看慣了那種單調重復的現實主義作品,這部小說的確會讓人心動。更讓人心動的是小說中所寫的那些美麗的女人和殘酷的愛情。
  書中,黃孝陽就像一個老到的外科醫生,他把女人和愛情當作試驗品,在刺目的燈光下,用鋒利的解剖刀劃開了她們美麗的胴體,結果我們看到了愛情的內臟——可能那不是美的,但它是真實的。
  大量的文學作品已經制造出一個個完美的愛情幻象,引領人們心懷夢想。黃孝陽無情地戳穿了這個愛情神話:愛情是燭,燃到后頭,滿桌灰燼。他把覆蓋在愛情表面的那層清澈的水吹開,露出了冰冷的泥巴。如相信愛情的李勇從家里偷了幾百塊錢,扒上火車去找英蓮,結果被車輾死了;拋棄一切去追尋愛情的沈蘿,尋來的卻是一個虛偽的癮君子……這種愛情和生活簡直讓人絕望。就連安徒生“海的女兒”這個美好童話中的美人魚,在小說中雖然也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個美麗的少女,但卻進了麗春院,可悲的是她自己還以為每天都有那么多王子來看她,還以為這就是愛情。
  這部小說就是一個典型的架構現實與夢之間的橋梁。但黃孝陽卻告訴你,文學建構起來的幻象可能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噩夢。用小說中那個叫“艾吾”的女孩的話說,夢是生活的蜜糖。又或者說,現實不過是夢這個汪洋大海里的一個小冰山,而整個冰山上又是一個古羅馬風格的圓形斗獸場。
  這部小說就具有無限解讀的可能性。如果你僅僅把它當作一部事關女人和愛情的小說,一部與“廢都”的和解之作,那你就小看了黃孝陽的寫作了。它試圖在一定的社會變遷和文化領域的背景下,向讀者提供一幅愛情或者說情愛畫卷,用黃孝陽自己的話說就是“女人的清明上河圖”。它同時也有可能是一個男人的成長史,只不過是用女人和愛情做殼,里面卻暗藏著好多玄機。它能讓我們想起自己的童年、少年和當下的生活狀態,能夠清晰地觸摸到我們和我們的社會是如何逐漸變成現在的模樣。許多事情我們都愿意把它忘掉,但黃孝陽卻頑固地告訴我們,這就是真相,這就是生活的本質。
  這個小說的每一行字都像刀子,我甚至聽到了刀子劃過皮膚的滋滋的響聲,它讓我感到了疼與惶惑。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當作1970年代到現在的“斷代史”來讀,是整整一代中國人,男人的、女人的精神地圖,盡管它可能是“不美”的。用小說中“他”的話說就是,美是功利性的,是人類為了自身需要,騙別人、哄自己,而臆想出來賦予其色彩的一個詞匯。美拯救不了世界,除非我們對美的理解能突破風花雪月,深深地進入那些正為我們所厭惡唾棄的事物的內臟。我們敢于面對一切我們現在以為的猙獰可怖,洞悉其真相,不為其左右,坦然視之,那時,他們的態度或許就是美的,真正的美。
  如果這是真的,那我就說,這是一部最具有美感的小說。
  但我仍然認為,這個小說似乎很適合那些經歷了愛情仍然對愛情有美好期待的人閱讀,只有了解了愛情的虛幻才能更好地擁有自己的愛情;只有戳穿了愛情神話才可以得到愛情。這是生活的悖論,也是藝術的悖論,就像反戰小說同樣需要對戰爭殘酷的書寫才能完成。
  黃孝陽這部小說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面向愛情,面向現實,面向人性,也面向文壇,甚至是讀者,有力地刺了出去。或許它是悲壯的,但它是有意義的。


【下載連結】:電子書全文下載地址



回到 文學創作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